24.体现文物展示新方法、文物活化利用,积极践行“拥江发展”战略的示范案例——杭州海塘(江干段)

发布时间:2020-08-31 16:46:50


从“跨江”转向“拥江”,杭州城市发展战略的转变,让钱塘江畔的江干区成了杭州“拥江发展”的主阵地,钱塘江海塘正是杭州城市变迁的重要物证。


2013年江干区九堡文体中心开建前期,此地块经杭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勘探,明确存在明清古海塘遗址,为妥善文物安全,江干区决定支持保护遗产,原址改建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2020年1月博物馆正式建成对外向市民免费开放,博物馆总面积达6200平方米,包括遗址厅、海塘文化厅、临展厅和非遗厅(馆)。该馆是中国首个海塘遗址博物馆,是全面展示杭州钱塘江海塘文化,集收藏、研究、体验、教育为一体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

立足钱塘江文化,予遗产保护、文化展示、精神提炼为一体。博物馆展示的这段古海塘遗址总长约300米,建于清乾隆年间,属于明清鱼鳞石塘。海塘整体保存完整,分室内外进行展示。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遗址区将文物实体与LED大屏结合,打造长度达50米、杭州最大的异形屏,精心制作主题影片,展现人与潮相生相谐、情景交融的沉浸式场景,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二楼文化厅采用触摸屏、透明屏、声控等现代技术,设置了影视厅、互动游戏区、海塘实物模型等,科学地展示了钱塘江海塘从土塘到竹笼石塘、柴塘、直立式石塘、鱼鳞石塘的筑塘技术进步史,以及候潮、镇潮、祭潮、弄潮、观潮、咏潮等海塘文化,从而凝炼出“勇立潮头、大气开放、互通共荣”的新内涵。

立足文化惠民,场馆开放全覆盖。博物馆开放以来共接待参观市民近3万人次,团队140多批次。其中接待省市纪委、省委宣传部、钱塘江流域中心、省市红十字会、市文广旅游局、市妇联等省市领导40余批次。1月7日,市委周江勇书记参加开馆仪式并参观博物馆;6月1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来馆体验志愿服务;6月27日,刘忻市长视察调研博物馆。7月2日,“清风海塘”廉政文化教育专线启用,省纪委暨军民副书记、市纪委陈擎苍书记参加活动。提供党旗、横幅,组织党日活动三十余场次,举办针对青少年的“奇妙博物馆夜”等系列活动。发挥临展厅作用,举办“发现杭州”2019年考古成果展、“生机”丰子恺作品展、档案馆日主题展、廉政主题非遗作品展等主题展览。做到常看长新。组建150余人的博物馆“文物守望者”志愿服务队。

发挥博物馆综合文化空间的作用,结合活态体验,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微博、抖音等新的平台、新的媒体,拍摄制作“走进海塘遗址博物馆”微视频,开展博物馆“网上云游”。与四楼非遗厅相结合,开发非遗活态体验项目。利用晓风书屋开展主题分享、现场体验、青少年考古寻宝等活动,在体验中更好感受传统文化。与旅行社对接,开展文旅深度融合建设,目前已经与钱塘农园、康树疗养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博物馆游,也已列入江干区职工疗养体验点,接待参观6批次。尝试跨界合作,拓展文化传播新渠道,举办“潮起钱塘,衣启2020”时尚发布会,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走近古海塘。

目前被授予“钱塘江古海塘宣传教育基地”、“杭州市廉政教育基地”、“清廉家风实践基地”、 “第五批杭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和“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将坚持文物工作保护第一原则,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具有独树一帜的文化内涵,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践行“拥江发展”战略,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新途径,惠及广大民众共享文化遗产。

来源: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    作者:姚倩   编辑:吴阳杰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