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文物数字化应用和社会互动的示范案例——大运河之拱宸桥
发布时间:2020-08-30 08:50:05
拱宸桥位于北纬30°19′14″,东经120°08′05″,海拔11.37米(桥面平台中心点,该测点为平地),东西向横跨京杭运河,总长92.1米,桥梁面积为543.39平方米,为三孔薄拱薄墩联拱石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城区现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余杭、萧山共八个区,而拱宸桥位于杭州市拱墅区中部拱宸桥街道桥西社区与台州路社区的交界处。该桥东、西向横跨京杭运河,其东端接丽水路西侧人行道,西端与桥西直街相交,与桥弄街相连,南北向的京杭运河从桥下穿流而过。清朝时该桥横跨仁和、钱塘两县,如今拱宸桥名已演变成地域性区片名——拱宸桥街道。街道辖区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北与上塘镇相邻,西与祥符镇、和睦街道接壤,南连小河街道,整个街道以拱宸桥和运河为界分为桥东和桥西两个区块。
2005年4月5日至5月31日,由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指挥部负责,在拱宸桥上下游30米处安装了4个防撞墩,防撞墩水下桩深20米,露出水面1.5米,呈楔形,颜色与拱宸桥接近。
在有关部门的建议下,2005年8~10月拱宸桥修缮工程中,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4个防撞墩上各安装了1个趴蝮雕塑以装饰,并设了警示灯,重新铺设桥面踏步,并拆除桥面上的附加物,更替了部分构件,导致桥体在维修前后略有变化。。
2006年8月间,由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开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拱宸桥实施景观照明工程,沿桥栏地栿外侧下皮安装LED投光灯,在中孔两侧墩部及水平联结石下皮安装LED投光灯。
2006年,桥岸东北端新建了八角重檐凉亭,内立一平面八边形的幢体,幢身镌刻着立于2006年的“拱宸桥修建记”。
2018 年11月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与浙江大学签订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数字化保护协议。根据拱宸桥的历史地位及保存现状,项目组运用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多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与高精度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以及360°全景相结合的方式,遵循考古学原则,对拱宸桥进行全方位的三维数字化记录。同时为本次数字化成果建立展示平台,浏览时可进行高精度三维模型与现场照片、正射影像、360度全景联动。
2018年12月—2019年4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共采集拱宸桥图像、测控点、360度全景、三维激光扫描等原始数据共6大项约376GB。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从数字化资料的角度有效的增补了拱宸桥本体及其相关历史资料,提升了文化遗产档案水平,也为后续全面的3D打印、科学保护、宣传展示提供了准确的基础资料。
来源:浙江大学 作者:李志荣 刁常宇 编辑:吴阳杰